刘渊

刘渊

刘渊(252年/253年 -310年8月29日 ),字元海,新兴郡(今山西忻州)人,一说西河隰城(今山西汾阳)人。匈奴族。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(304年-310年8月29日 在位),军事统帅。 匈奴冒顿单于之后(一说为刘氏伪冒之称 ) ,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。 刘渊曾师从汉儒习经,尤好《春秋左氏传》、孙吴兵法。咸熙年间,作为侍子留居洛阳。刘豹去世后,继任左部帅。历任北部都尉、离石将兵都尉、五部大都督等职,颇能团结匈奴五部部众。后被成都王司马颖召往麾下供职,眼见晋室内斗、局势混乱,遂于建武元年(304年)在离石起兵反晋,称大单于。后迁居左国城(今山西离石东北 ),改称汉王,建国号“汉”,改元元熙。期间屡败晋军进讨,但败于晋并州刺史刘琨。后进据河东,攻占多地,吸引王弥、石勒、汲桑及鲜卑陆逐延等归降,声势大增。元熙五年(308年),称汉帝,次年徙都平阳。此后一方面健全统治机构,加强集权,并设单于台管理“六夷”事务;另一方面派兵大举进攻洛阳、宜阳等地,四处扩张势力。河瑞二年(310年),刘渊病逝,在位七年。谥号光文皇帝,庙号高祖,葬于永光陵。 其侄刘曜即位后,改国号为赵,史称前赵。 刘渊在西晋末年的动荡中崛起,以内徙匈奴屠各贵族身份建立了十六国的第一个少数族政权——汉国(汉赵),开启了十六国时期的政治统绪。 后世史家称赞其“用贤纳谏,恭俭勤劳,卓有中国君人之度”。

刘方

刘方

刘方(?~605年),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隋朝时期名将。

秉性刚烈,果决勇敢。北周时期,起家承御上士,屡建功勋,迁上仪同三司,参与平定蜀国公尉迟迥叛乱,授开府仪同三司,封河阴县公。隋朝开皇三年(583年),随从卫王杨爽出征突厥,大破沙钵略可汗于白道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,进位大将军、甘瓜二州刺史。仁寿二年(602年),授交州道行军总管,平定交趾李佛子叛乱。大业元年(605年),迁驩州道行军总管,攻打林邑,取得胜利。

隋炀帝大业元年(605年),卒于军中,追赠上柱国、卢国公。

陆若济

陆若济

陆若济,字邦美,金溪(今属江西)人。举进士。仁宗皇祐二年(一○五○)知龙泉县。神宗熙宁元年(一○六八)以虞部员外郎权知德州。

© 2023 声声慢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